教學地點:臺北市大安區杭州南路二段1號 TEL:02-2391-5081
師資介紹:自民國75年起即追隨太極導引創始人 熊衛老師修習太極導引與太極拳至今,為熊老師之入室弟子,亦曾修習丹道氣功多年。
曾任中華民國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、監事、財務長、常務教練與教練團召集人等職。
歷任裕隆汽車公司、聯經文化天地與那米哥健康休閒中心信義會館等處之太極導引教練。
外商公司 亞洲區資訊處長退休。
曾任中華民國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、監事、財務長、常務教練與教練團召集人等職。
歷任裕隆汽車公司、聯經文化天地與那米哥健康休閒中心信義會館等處之太極導引教練。
外商公司 亞洲區資訊處長退休。
選課要求:對養生及太極拳有興趣者皆可,學員應穿著寬鬆功夫褲或長褲,功夫鞋!
備註:※本表單僅供參考,正確資訊以大安公告為準,如有不便請多包涵
課堂結束日:2021-07-07
招生開始日:2020-12-21
招生結束日:2021-03-19
主題 | 內容 | |
---|---|---|
第一週 | 1.九大關節介紹。 2.太極導引說明。 3.鬆身動作。 4.第1~3式:起勢、野馬分鬃、白鶴亮翅。 |
互相認識、動機分享、自我評估。 解說-太極導引、太極拳與健康養生。練功的原則與要領。 動作練習 |
第二週 | 基礎功法:垂直升降。 導氣功法:呼吸以踵。 引體功法:旋腕轉臂(單手隅式)。 第4~6式:摟膝拗步、手揮琵琶、倒卷肱。 |
解說-如何鬆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三週 | 基礎功法:丹田內轉。 導氣功法:南北拉極。 引體功法:旋腕轉臂(單手隅式)。 複習1~6式。 |
解說-如何站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四週 | 基礎功法:雙併旋轉。 導氣功法:呼吸以踵。 引體功法:旋腕轉臂(正式)。 第7~9式:左攬雀尾、右攬雀尾、單鞭。 |
解說-練太極如何不傷膝蓋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五週 | 基礎功法:旋轉升降。 導氣功法:氣機交替。 引體功法:旋腕轉臂(正式)。 第10~12式:雲手、單鞭、高探馬。 |
解說-虛實與移重心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六週 | 基礎功法:站樁。 導氣功法:氣機交替。 引體功法:旋腰轉脊。 複習1~12式。 |
解說-如何動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七週 | 基礎功法:弧線升降。 導氣功法:推手舒展。 引體功法:旋腰轉脊。 第13~15式:右蹬腳、雙峰貫耳、轉身左蹬腳。 |
解說-太極拳的呼吸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八週 | 基礎功法:丹田內轉。 導氣功法:推手舒展。 引體功法:通臂雙旋。 複習1~15式。 |
解說-太極拳動作的快與慢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九週 | 公民素養週 | 原班級課程停課,請師生選讀公民素養週講座參加 |
第十週 | 基礎功法:垂直升降。 導氣功法:引腕彎腰。 引體功法:通臂雙旋。 第16~17式:左下勢金雞獨立、右下勢金雞獨立。 |
解說-太極拳如何防身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十一週 | 基礎功法:弧線升降。 導氣功法:引腕彎腰。 引體功法:旋踝轉胯。 第18~20式:玉女穿梭、海底針、閃通臂。 |
解說-太極與陰陽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十二週 | 基礎功法:雙併旋轉。 導氣功法:呼吸以踵。 引體功法:旋踝轉胯。 複習1~20式。 |
解說-如何增強腿力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十三週 | 基礎功法:旋轉升降。 導氣功法:南北拉極。 引體功法:旋腕轉臂(雙手隅式)。 第21~24式:轉身搬攔捶、如封似閉、十字手、收勢。 |
解說-太極拳的柔與剛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十四週 | 基礎功法:站樁。 導氣功法:氣機交替。 引體功法:旋腕轉臂(雙手隅式)。 複習整套拳。 |
解說-肌肉的重要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十五週 | 基礎功法:弧線升降。 導氣功法:推手舒展。 引體功法:三旋合一。 複習整套拳。 |
解說-神、意、氣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十六週 | 基礎功法:丹田內轉。 導氣功法:引腕彎腰。 引體功法:三旋合一。 複習整套拳。 |
解說-精神內守與養生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。 |
第十七週 | 成果展演練及太極拳法應用練習。 總複習。 |
解說-初學太極拳的練拳重點。 鬆身、拉筋,太極導引練習,太極拳演練 |
第十八週 | 分組練習/心得分享/分組示範觀摩。 總複習。 |
解說-生活中練拳。 總複習與養生法綜合應用說明 |
課程大綱
課程是空的